商标侵权 法院工商需联动
法制晚报讯(记者 王晓飞)“法院将起诉书送到登记的商铺那里,人家根本就不承认是自己。这让起诉方也很尴尬。”研讨会上,一位法官如是说。
记者今天上午获悉,北京法院“涉商品市场商标侵权问题”研讨会近日在昌平法院召开,法院建议,面对涉商品市场上海商标注册侵权问题,法院应与工商部门建立信息互助等联动机制。
经统计,在审理涉商品市场的商标侵权案件时,发现该类案件在程序方面主要存在送达难及追加被告难等问题。
昌平法院相关负责人表示,当涉案的商户拒绝接听法院的电话、拒绝前往法院领取诉讼材料或者拒收法院的司法专邮时,法院一般会直接前往涉案商户所在的市场及商铺进行现场送达。但现场送达有时会遇到涉案商户不承认自己的身份,拒绝出示身份证件和个体工商户营业执照等情况。
法院建议,应与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研究建立信息互助、协助送达等机制,利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掌握工商登记信息、行政处罚信息以及司法部门掌握主体涉诉信息、被执行信息、证据信息的优势,构建信息互助平台。
在个体工商户、商品交易市场无故不接受法院送达,阻碍司法程序,从而扰乱经济秩序时,工商管理部门可以协助法院进行送达,提高送达成功率,保障司法程序的有序进行。来源:《法制晚报》